加班到0点才回的家,预计接下来两天,也会是这样的状态,因为已经定了16号的上线deadline。然后,从头来说吧。
1. 项目的流程:需求评审——技术评审——开发——测试用例评审——测试——上线——复盘
入职后的一个月时间,我就大概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,并没有什么不妥。可是现在经过最近的两个项目,我最大的感受是测试应该早一点介入前期的流程。熟悉的过程点:
- 需求文档并没有详细流程,一般就是列下功能点。需求评审的形式,大概是把内容读一读,然后可能当时看到有什么问题就当场提一下
- 新项目开始时,一般上一个项目还在收尾工作中,让所有相关人员提前多了解需求并不是很实际
- 需求评审和技术评审的中间间隔时间并不是很长,难免开发对于需求的理解不是很充分
- 在上一个版本的测试中,花了一天时间验出一大堆"bug",可其实是两个人对需求中的一句描述有不同理解(并没有对错)
- 在测试用例评审时,居然发现需求和用例有出入。同时,居然开发还会对某块需求有不清楚的地方。于是,只能当场口头说说
- 测试用例评审的形式就是把所有的用例读一遍,不过,好像大家都不是很关注
- 在测试过程中,常会听到熟悉的语句:需求上没写,需求上写了,我没注意到,让产品经理来。。。好像都是“需求”的锅
2. 我想在流程中可以把测试用例评审提前一点
- 不意味着把所有用例都提前写好,而是说重要的功能模块。在需求评审阶段,大家可以把认为重要的点划出来,然后在技术评审前后将这些功能的用例拿出来理一理
- 用例评审的目的是什么?我想除了帮助测试人员理清流程外,还可以借它来帮助开发、测试、产品经理三方统一认识
3. 这个项目有点乱
- 这是一个重点项目,可是并行的还有另一个重点项目。更悲剧的是,后面还有其它要做的项目
- 项目多了,人员不够。于是只能“拆东墙补西墙”。开发人员一会儿在这个项目,一会儿到那个项目
- 项目被标成重点了,于是相关人员也成了“重点”对象,大家集中到一个小房间“闭关”。“隔离”时间久了,感觉会有些怪怪的
- 再大的人有时还是会有点像“小孩”,会有小脾气。项目经理那么早就走了(这个项目的pm是测试主管),我们没人管了(老大们很少来小房间),怎么又开会呀。。。
- 人一多一急,沟通时就容易带情绪。可是对解决事情没有什么帮助。在小房间里面讨论问题,同时有两三个问题就能让房间“爆炸”
4. 结果:加班
- 我并不十分排斥加班。互联网行业,慢了一步可能就输了市场,没有了先机,错过最佳时间,也许公司就很难出来了吧。所以,必要的加班是应该的
- 加班时,不要过分放大问题。 就出包这件事,因为一开始要花的时间比较长,于是测试主管、技术主管、端主管、老板,每个人都来说了一遍。在我的认知里面,没有太大必要吧。说一次就好,因为大家已经意识到,而且已经开始解决问题。此时放大问题,只能让大家心情更糟,效率更低
- 加班时,尽量不要抱怨,心平气和地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。旁边的人一直散发负面情绪,自己很容易受影响
- 多做些前期工作,来减少项目后期让需求“背锅”的必要